【央媒】央媒眼中的吉林︱“走進”聯合國的“吉林禮物 ”
編輯:孔笑妍 來源:中國吉林網 2023-11-05 07:32
新華社客戶端刊發《秸稈離田 科學儲糧 吉林秋收已超九成》,報道全省秋糧收獲已完成99.02%;刊發組圖《鏡觀中國|全面深化改革十年間·辦事服務新效率》,其中展示長春市二道區政務服務中心工作人員輔助填報相關事項;新華網刊發《深學細悟強本領 在實干中夯實主題教育成效》,其中報道吉林楊靖宇干部學院在第二批主題教育深入開展之際,積極探索構建體系化、沉浸式、場景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教學體系。
人民網首頁刊發《吉林省社科理論界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研討會召開》;人民網日語版刊發《吉林省の學生が制作した「千里江山図」レリーフ壁畫が「完成度高すぎ」と話題に》,報道長春市一所中學的師生在教室還原了北宋畫家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圖》。
CCTV-5體育頻道播發《打造戶外歡樂集結號 遼源賽事+旅游+表演多元發展模式》。
中國日報微博推出《#三件中國紀念品兩件出自吉林通榆# 中方送給安理會成員的紀念品長啥樣?》。
人民日報
人民網首頁刊發《吉林省社科理論界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研討會召開》。
人民網日語版刊發《吉林省の學生が制作した「千里江山図」レリーフ壁畫が「完成度高すぎ」と話題に》,報道長春市一所中學師生歷時129天創作、還原了北宋畫家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圖》,以“完美程度太高”而受到網民的熱烈贊揚。
新華社
新華網刊發《深學細悟強本領 在實干中夯實主題教育成效》,其中報道吉林楊靖宇干部學院在第二批主題教育深入開展之際,積極探索構建體系化、沉浸式、場景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教學體系,今年以來共承接全國各地各類各領域各層級班次500余期、培訓學員12萬余人次。
新華社英文頻道刊發綜合稿件《Travel sharing a new fad among Chinese youths》,其中報道吉林外國語大學旅游管理系導師劉莉認為,共享旅游越來越受到中國年輕人的歡迎,反映了消費者對文旅體驗日益增長的需求,成為中國旅游業發展的強勁動力。
新華社客戶端刊發組圖《鏡觀中國|全面深化改革十年間·辦事服務新效率》,其中展示長春市二道區政務服務中心工作人員輔助填報相關事項。
新華社客戶端刊發《秸稈離田 科學儲糧 吉林秋收已超九成》,報道全省秋糧收獲已完成99.02%,其中玉米已收98.74%,水稻、大豆及其他糧食作物已收獲完成。
新華社客戶端刊發《“剪”出精彩“夕陽紅”》,報道吉林省社區老年大學有針對性地增設智能手機應用、手機視頻剪輯等特色課程,助力“銀齡群體”與時俱進跨越“數字鴻溝”。
新華財經客戶端刊發《首屆數字政府高質量發展促進大會在長春召開》,報道吉林省以此引領和驅動數字經濟發展和數字吉林建設,營造良好數字生態,為建設“網絡強國”貢獻力量。
新華社客戶端推出《全國縣級融媒體中心綜合傳播力影響力調研報告發布(2023年第三季度)》,報道2023年第三季度“全國縣融中心綜合傳播力影響力調研報告”正式發布,其中延吉市融媒體中心入選2023年第三季度全國縣融中心互動傳播典型事例。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
CCTV-5體育頻道“綜合”播發《打造戶外歡樂集結號 遼源賽事+旅游+表演多元發展模式》,報道遼源市在體育強國和全民健身戰略中推出創新發展模式,把體育產業作為一種新興產業來培育,將運動與文旅產業消費相融合所取得的成效。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吉林總站圍繞新時代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座談會推出《白山松水看振興》系列報道,本期看四平市如何在創造性落實新時代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座談會精神的實踐中走在前、作表率。
中國日報
中國日報微博推出《#三件中國紀念品兩件出自吉林通榆# 中方送給安理會成員的紀念品長啥樣?》,報道中國正式擔任聯合國安理會11月輪值主席,中國為安理會成員國常駐代表準備了三件極具中國特色的紀念品,其中兩件出自吉林通榆縣,分別是《鶴鄉風情》系列年畫和有機種植藜麥。
中國新聞網
中國新聞網刊發《航拍吉林北大湖首場高山霧凇》,展現吉林北大湖迎來2023年首場高山霧凇,并報道吉林省各大雪場也將適時啟動人工造雪,開始冬季營業;人民網刊發相同內容。
中國新聞網刊發《農業大省吉林“專屬氣象服務”助特色農產品豐收》,報道吉林省氣象局與吉林省農業農村廳聯合認定了三大特色農業氣象服務中心,分別服務人參、大米和梅花鹿,旨在提高各地農業氣象災害監測預報預警水平,助力吉林農產品品牌培育和“吉字號”品牌創建。